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演講 - 核能:解決全球暖化與溫室氣體之新論


本人即將舉行一場演講題為 - 核能:解決全球暖化與溫室氣體之新論

日期:2013年12月14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 7:30-9:00 pm

地址:台北市臺灣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93號3樓之1 (捷運大安站旁)

免費入場

網址:http://www.accupass.com/event/register?eid=910123372542193

請各位抽空出席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博士熱愛的算式:純淨 轉載自Blog : 藍色電影夢

博士熱愛的算式:純淨

pmms001.jpg

能上一堂這種數學課,學生的熱情必定燃燒;能看一場這種電影,觀眾的時光與金錢絲毫沒有虛擲。

電影的功能之一就是讓觀眾看見「美」,日本導演小泉堯史改編自小川洋子知名小說的電影《博士熱愛的算式》就極盡素樸之美,智慧的喜悅光芒迴盪在觀眾心中。

《博士熱愛的算式》是一部描寫數學家傳奇人生的電影,寺尾聰飾演的數學博士因為出了車禍,腦部受創,記憶長度只剩八十分鐘,時間一到,記憶就會抹去,一切歸零,重新回到車禍發生的1975年,失去教學能力的博士全靠嫂嫂接濟照顧,與外人接觸或溝通的方式,全靠數學。

小川洋子的小說其實是想透過數學家的傳奇,完成一份動人的數學報告,例如博士第一眼見到新管家(由深津繪里飾演)時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穿幾號鞋?」管家答說:「24號。」只要有數字出現,博士的精神就來了,立刻讚美24是美麗純淨的數字,是4的連乘數,從他的解說與分析,讀者和觀眾好像就當場上了一堂最平易近人的數學課。

人生離不開數字,但是數學世界對多數人太艱深,又太遙遠,《博士熱愛的算式》的數學普及化工程,其實是套用了「傳奇」框模,鋪設了迷人的誘餌,帶領大家進入炫奇的數學迷宮,每個看似信手拈來的生活數字,其實都另有文章,都可以整理出特殊哲理,再加上博士循循善誘,又娓娓道來的導覽本事,讓一個接一個的傳奇數字,有如數學煙火,絢麗又動人。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網絡 - 傳統報業之未來


網絡 - 傳統報業之未來

最近,在報業界最轟動的新聞就是 Amazon 亞馬遜收購《華盛頓郵報》,亞馬遜創辦人暨執行長貝佐斯(Jeffrey Bezos)預言傳統報業將會在20年內消失。

我卻有些不同的看法 !!

傳統報業並不會真的消失,但紙本的將會消失!

我所說的是,紙本將會由電腦紙取代,而我所說的電子紙,是LG等在研發的彎曲屏幕,並有觸碰功能。

我的理想的未來報紙,

1. 是現在報紙的尺寸並不會因此而改變

2. 像現在報紙一樣,可以折疊

3. 有觸碰功能

4. 有網絡

網絡新聞並不會因此替代報業,不境,它還是有其價值性。

或者說,普通讀者可能會看免費報紙或網絡新聞,

但知識份子,並不會太會看,因為內容並沒有太高的可讀性及價值。


【轉載自 - 王于漸中港評論】貧困、跨代社會流動力與人力資本投資

在發達國家的富裕社會,愈來愈多人質疑經濟增長的滴漏效應(trickle-down effects)未能惠及貧者,但上週我已在本欄提出確鑿證據,印證經濟增長及全球化趨勢對減貧實大有裨益,在發展中國家作用尤其明顯;而貧困問題在發達國家仍是揮之不去,又有甚麼原因?

在這些社會裡,人力資本投資對帶動經濟增長至關重要,而個人的終身收入與財富,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力資本投資。社會上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均,顯然源自人力資本分配不均。因此,如何處理人力資本投資對於現今世界促進經濟增長及減貧的作用舉足輕重,香港自然也不例外。

不少發達國家的家庭及個人收入不均現象有增加跡象,已有充分研究數據可以為證,毋庸置疑;鮮為人知的是原因所在。據我個人推斷,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在於:一、重返校園學習或進修其他技能蔚然成風;二、長者住戶數目隨著人口老化而激增;三、單親住戶數目隨著離婚率上升而大增;四、入息補助計畫日趨普及,引致部分人寧願轉打散工。可惜香港尚未有相關數據或實證可供參考。篇幅所限,下文將集中討論人力資本此一議題。

先天不均 後天補足

能夠累積多少人力資本,取決於個人所稟賦的能力及面對的機遇。能力較高,投資在人力資本相對較多;機遇較少,人力資本上的投資則自然較少。能力往往關乎個人的遺傳稟賦,而在大部分社會,機遇都與父母收入、家庭背景密不可分。此外,人力資本投資過程中所涉及的相關成本及科技,亦可能放大能力及機遇對收入及財富分配所產生的效應。

教育經費主要分兩大類。第一類是直接支出費用,包括學費、交通費、書簿費、計算機及其他相關開支;第二類是因無工作收入而造成的間接支出。求學往往不能兼顧工作,因而被迫放棄收入;這對窮等人家帶來的損失特別嚴重,因為往往需靠子女幫補家計。由於只有較年長的子女才需選擇是否為求學而放棄工作,故只有他們才會牽涉放棄收入的代價。

【轉載自 - 王于漸中港評論】貧困、財富不均、跨代社會流動力與資本巿場不完善性

1981年至2010年期間,全球經濟迅速增長,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1981年發展中國家人口中,每天生活費不足1.25美元的窮人比例高佔50%;及至2010年,雖然此等國家人口增加達59%,窮人比例卻減至21%。由此可見,期間全球窮人數量大減,主要得力於迅速全球化環境中的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有助扶貧,正是視增長為滅貧良方的信念癥結。但要全面發揮市場力量,順應全球化趨勢,則還須發展中國家政府推行經濟開放與改革方能成事。

全球化趨勢加深財富分配不均或貧富懸殊之說雖然時有所聞,但到底是否由此導致各地貧者的經濟狀況真正轉趨惡化?當然,在經濟增長與全球化趨勢的助力下,發展中國家仍難免有部分貧苦大眾的生活條件實質轉差,但不會是普遍狀況,否則世銀的研究結果就不會顯示全球貧窮比例在過去三十年間銳減。

增長濟貧 不均難免

即使社會上不論貧富均能從全球化大趨勢中受惠,但富者所得卻遠勝貧者,因此,即使貧者的經濟條件已見改善,但財富分配不均情況依然日趨上升。本文將重點探討其成因及對策;分析人力資本在過程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以及「資本市場不完善性」(capital market imperfections)所帶來的挑戰。

財富分配不均日益上升,對社會階層流動性(social mobility)造成障礙,低下階層向上流動機會受壓,令人感覺希望幻滅甚或絕望,往往引致嚴重政治後果。話雖如此,近三十年來世界各國在扶貧方面所取得的長足進展卻也不容忽視。經濟增長有助解決貧困問題,足證開放經濟市場行之有效,皆因開放市場具備改善部分阻礙低下階層脫貧的「資本市場不完善性」。但要達致以上成果,還有賴政府制訂相應政策。

【轉載自 - RainReader's Nostalgia】上下對照,有點感慨...

星期二, 8月 27, 2013

上下對照,有點感慨...





賴比瑞亞的教育部長日前吃驚又感傷的說:「我非常震驚,而且難以相信今年竟然沒有一位考生通過大學入學考試」

這個國家沒有太多大學,其中冠上國名的「賴比瑞亞大學」是該國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歷史傳統的學校,但今年超過二萬五千名的中學畢業生應試,竟然沒有半個人通過測試。

該國現任總統,也是 2011 年諾貝爾獎得主的 Ellen Johnson Sirleaf 感傷該國因為長時間的內戰,教育系統依舊處於混亂、偏遠地區的設備與師資都嚴重缺乏,連課本數量都不足,導致教育品質低落,但今年是該國第一次是沒有學生通過大學測試;也就是說,呃,今年沒有大一新鮮人了。他和教育部長對此都感到羞愧與難過,並將努力恢復該國的教育。

嗯,要不要來台灣?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frica-23843578
---

大學退場 學者把脈「50所差不多」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1053&pno=0)

台灣到底要淘汰多少大學,才是最適規模?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指出,歐美先進國家平均約一百萬人才設一所大學,人口約八百萬的以色列,也不過八所大學,但都辦得很好;香港更是如此,也因經費集中,教授薪水可以是台灣三到四倍,能吸引頂尖學者任教。

【轉載自 -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台灣人比韓國人更像奴隸

2013年9月1日星期日


台灣人比韓國人更像奴隸

       標題很聳動,但是我會很嚴謹地分析給你看:22K 的背後代表台灣人遠比韓國人更像奴隸。
       2013教育影展教育?教育! 邀我在 10/6去演講,他們請我挑兩部作為演講對話的起點我先看了其中一部加拿大的紀錄片Generation Jobless》(無業世代),非常震撼!加拿大的大學畢業生失業和低度就業的問題也很嚴重: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到餐廳端盤子,看不到未來;還有大學生為了卡位,開始到公司上班,職稱是「實習生」,薪資「零」,而且這樣的工作還有人搶破頭。我的震撼是因為想起跟孫女兒的一段對話。
       孫女兒曾經問我英國的奴隸販賣史,我怕她不知道何謂「奴隸」,就先問她:「你知道什麼叫奴隸嗎」?她說:「知道,老師有解釋過,奴隸就是要工作,但是沒有工資。」
       比起來,無薪的「實習生」比奴隸還不如──奴隸雖然也沒有工資,但是至少老闆要負責他們的飲食起居和醫藥;而無薪的「實習生」卻一切要自理。

       你可以說:無薪的「實習生」是自願工作,而奴隸是被迫工作,所以不可以把無薪的「實習生」跟奴隸並比。但是,林肯剛解放黑奴的時候,南方黑奴也是生怕找不到工作,而寧可「自願」去當奴隸啊!我們需要有分析「奴隸制」的新概念架構。

【轉載自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奴隸如何學會心甘情願地服從

2013年9月2日星期一


奴隸如何學會心甘情願地服從

    【註】請先看前一篇文章〈臺灣人比韓國人更像奴隸〉,再看這一篇。

       前一篇舉出具體證據來證明:台灣居於統治地位的少數財團是靠剝削員工的薪水和賺取政府租稅補貼來增加財富,他們賺的是國人的錢,而韓國財團賺的是外國人的錢。因此,臺灣人遠比韓國人更像奴隸。但是,在21世紀怎麼還有可能維持這麼鮮明的剝削與奴隸?
       傅科說:剝削從來不曾消失,只是技術愈來愈發達,愈來愈隱微難察而已。在21世紀,壟斷是以遠比20世紀更隱微難察的方式存在:它靠資本優勢來消滅競爭者(而資本優勢來自政商關係與公股銀行的超低利貸款,或者資本免稅以加速資本累積,或者資本不扣遺產稅來達到資本優勢的世襲),它靠租稅獎勵條例與科學園區的各種優惠制度來阻絕新興企業家的挑戰,它靠通路與廣告壟斷來阻絕新興商品的挑戰(而背後是靠資本優勢在維繫通路與廣告壟斷),它靠財務優勢來擊垮創新者的成本優勢(而財務優勢來自於公股銀行低利貸款,私人銀行小蝦米超低價吞掉公有銀行的大鯨魚),它靠智慧財產權來消滅競爭者,它靠立法來阻絕國外的競爭者,……。
       奴隸制度可以維繫,還需要一整套論述讓被奴隸者心甘情願,同時讓壓榨別人的心安理得。

【轉載自WIRED】愛用蘋果產品的人比較自戀?

愛用蘋果產品的人比較自戀?

By Jasper Hsu   | 2 九月 2013
早期的電腦廣告很少從使用者角度出發,使用者的心理與電腦是獨立個體,合作後才能完成任務。
不過,這個情況在2002年時出現改變,當時名為「櫥窗」的iMac廣告中加入大量電腦與人互動的元素,表達使用者與電腦已經融為一體,是人類能力的延伸,或「外掛程式」。
片中的男主角被櫥窗內的iMac電腦深深吸引,正如希臘神話裡迷戀自己倒影的自戀少年納西瑟斯(Narcissus),專注著盯著電腦的男子其實也陷入一種自我崇拜的情緒。
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客座教授羅賓森(Brett T. Robinson),在他的著作Appletopia中指出,廣告中的將電腦看作一個分離的個體,但電腦卻像照鏡子搬回應他的一舉一動,裡面的電腦象徵了人類思想、溝通和記憶的延伸。

[轉貼] 台灣許大談 iPhone 5s

即使純就手機本身的硬體而言,Apple 依舊是智慧型手機的領導廠商

我們不妨來看看,過去這一年來,Android 陣營的硬體規格創新到底有哪些具體的成就?除了兩大晶片組廠商(高通與聯發科)不斷核心數,雙核,四核,八核,在互相競爭與爭吵之外,有什麼進展嗎?

然後一些「規格控」們,除了像PC 時代,沈溺於自慰式的跑 Benchmark 高分來覺得自己的手機規格很高檔之外,根本講不出這些多出來的核心到底該如何利用,也說不出這些分數到底和手機的功能有什麼關係。

然後,沒什麼創新的 iPhone5S 告訴大家,64bit CPU + GPU + MPU 才是下一代智慧型手機的典範架構。問題是,改這幾項,並不是像增加核心那麼簡單。從作業系統核心,開發工具,編譯器,韌體 ,Lib, API...樣樣都要配合才有用...

5S之指紋認證 - ID Touch 的迷思

自Apple 2013發佈會道出新的iPhone 5s 有了指紋認證 ID Touch 之後,我聽了很多不同人的心聲及研究,都說出很多 ID Touch的優點及缺點。

我卻有一些想法 ~~

ID Touch 對我來說,當然好,因為常常開機或買App都不用打密碼,那麼麻煩。

當然亦有人擔心用了之後,會有人盜竊指紋,而提取裡面的資料。

但我在想,世界本來就沒有真正安全的保安系統,只要是人做的,都有一定的破解方法或失誤,既然是這樣,又何必太過擔心呢?

密碼有3個方法:

1. 用密碼

2. 用指紋

3. 用密碼 + 指紋(如果有的話)

其實我真的不明白,人們到底擔心甚麼?

我是以大眾消費者角度,而不是以高層或商業機密用者來分析,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轉載自 Just say it Blog - 垃圾的政治 不便的真相

垃圾的政治 不便的真相

(信報7月31日評論版)

假設一幢大廈日久失修,火災了,消防隊趕到開水龍頭灌救。住在樓下的你,這時候會不會跑出來阻止,說:『不准灑水!否則我的名貴傢俬就沒了!失火是因為樓上的人抽煙,他們沒有防火意識,業主立案法團又沒有弄好防火裝置。先讓他們把這些問題都糾正了,你們再來吧!』

朋友,肯定你們沒人會提出這種違背常識的建議。可是類似想法在香港的政治與政策討論卻是非常風行,在我們的媒體當中大量複製,在公開論壇佔據了道德高地,在朋友間的私下對話,也成了隔岸觀火的談資。

由於本年度立法會期已過,七月中被中止的擴建堆填區撥款申請,最快要等十月後再提出,屆時政治局面大概只是在醜聞聲中繼續僵持,而將軍澳堆填區卻會在2015年爆滿,我們很快將要開垃圾車把港島南區的垃圾,送到沙頭角邊界的新界東北堆填區。

在這救火關頭,卻有一種流行意見認為:我們垃圾太多,是因為政府推動源頭減廢不力,支持回收再造力度不足;既然如此,你一日不搞好這兩件事,我就一日抵制你的堆填區、焚化爐!更不要說這會影響我的居住環境與樓價。

試問這種意見,不是跟上面救火的例子,一樣可笑嗎?然而,這種意見卻得到很多人支持:
一、地區勢力,包括新界鄉紳、民選區議員等;不論是採用堆填還是焚化,他們都會反對。地區人物,關注的自然是地區問題,立場簡單,可以理解。
二、立法會,本來應該是從全港角度考慮問題,原則上無人敢反對處理垃圾,卻也無人拿得出全面、具體而可行的方案。對於政府的方案,功能組別純粹從狹隘行業利益出發而反對,直選議員則看民情隨風擺柳,但因為通過政府方案只能是有辱無榮,所以不會為了長遠社會利益而干犯眾怒。

轉載自Just say it Blog - 如果我是黃錦星

如果我是黃錦星(7月23日《信報財經新聞》評論版)


 

如果我是黃錦星,實在無謂再拖拖拉拉,乾脆跟香港市民來個一清二楚。

環保局長既然是政治任命,便有政治責任。這個責任是什麼?香港的三個堆填區在兩至六年內就會填滿,而且源頭減廢不論如何成功,都不能完全取替堆填,更不是短期內能成事。一句話,香港不但需要堆填區,而且必須馬上開工。

由於擴建需時,因此絕對不可能再留待下任政府,否則今日的垃圾問題,將重蹈昔日房屋問題的覆轍。昔日政府停建居屋,今日劏房為禍;今日不擴建堆填區,兩年後垃圾為患。

作為政治人物,必須讓人民看清楚殘酷的現實、共同面對艱難的決定。即使蒙受一時罵名,也在所不惜。目前社會上的意見領袖,為了不得失市民,為了頭頂亮麗的道德光環,在眾多事情上,一味鼓吹不切實際的幻想,卻無法提出任何具體全面的解決方案。將來垃圾滿地、臭氣熏天的時候,難道香港要每天雇船把垃圾運到海外?可以想像,屆時這些反對堆填的政客、傳媒,又會第一時間跳出來,指責政府後知後覺;環保組織中的浪漫派、標榜另類生活的年輕人,又會指責我們向窮國傾倒垃圾了。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核能發電與全球暖化之我見

核能發電與全球暖化之我見


      這是我今天上通識:環境與生態,楊之遠教授所使用之PowerPoint,從教授的講解使我意識到全球暖化對世界的影響,在過程中突然給我聯想到一個解決方法!

      我的結論是:從工業化時期開始,二氧化碳( CO2 ) 從280ppm → 現在560ppm,即↑280,即↑1倍。

       然而,二氧化碳( CO2 ) 需要1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掉。即是說,假設全世界的工業活動在當下完全停止運作,也要等上100年才能分解。

      但這個情況,是沒有可能在現實世界發生!
那如何是好呢?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每個人都不想做笨蛋,但每個人心中都想擁有一個笨蛋的哥哥

每個人都不想做笨蛋,但每個人心中都想擁有一個笨蛋的哥哥!

這個禮拜看了很多韓國電影,由是車太玄的,最令我心刻而有過淚痕的,是這部「笨蛋」。

故事平凡得在哪一個城鎮裡都有可能發生。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普通話」與「國語」之名詞解釋

「普通話」與「國語」之名詞解釋

以我之愚見

普通話:因為普遍,所以普通。

國語:一國之語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狗的駁詰》


《狗的駁詰》

我夢見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條狗在背後叫起來了。
我傲慢地回顧,叱吒說:呔!住口!你這勢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還接著說,不敢,愧不如人呢。
甚麼!?我氣憤了,覺得這是一個極端的侮辱。
我慚愧:我終於還不知道分別銅和銀;還不知道分別布和綢;還不知道分別官和民;還不知道分別主和奴;還不知道……”
我逃走了。
且慢!我們再談談……”他在後面大聲挽留。
我一徑逃走,盡力地走,直到逃出夢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這一篇《狗的駁詰》是我看過魯迅眾多文章中最喜歡的。如果沒有記錯,這篇第一次看過應是我在小學五年級閱讀理解考試的題目,當年的考題還集了些魯迅關於狗的文章在裡面。我喜歡它,不是因為文章短少,而是因為這文章甚具玩味,所運用的幽默諷刺令我會心微笑。

《狗的駁詰》收錄於《野火集》中,全篇還是一貫的奉行魯迅以文教國的理想,主要以諷刺當時他在中國的所見並思索如何令到中國文化得以改良如西方世界的美國與英國般致使中國再度復興,掀起中國長久以來的弊病,學習西方文化以變得更強勢。但這裡我所指的西方文化並不是以縱軸從希臘到現在來看的西方文化,而是自文藝復興或工業革命為開始的西方文明。我想魯迅並沒有深入的研究過西方歷史,而只是看到西方當時自工業革命的船堅砲利及資本主義所塑造的良好社會,卻看不見西方精神文明與資本主義所結合的醜陋人性。我想這是魯迅力有不逮的盲點。

《建黨偉業》觀後感


《建黨偉業》觀後感

前兩項以及胡適等人已有不少學者或歷史學家進行深入、激烈的辯論其優劣利弊,暫在這亦不必多作探討。這裡我想探討的為被人忽視及不為人知的辜鴻銘先生,專稱他為先生因為他很多觀點與我相類似。辜氏在北京大學任教,梳著小辮走進課堂,學生們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聞聽此言,狂傲的北大學生一片靜默。(至今這句話仍為我聽得津津樂道)由於他的言論在當時評為另類,至今亦如是,我不得不為他作個背景簡介,才顯出「清末怪傑」的謬論。
辜鴻銘(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翻譯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著作甚鉅;並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產生了重大影響的說法。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自稱「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在東洋,仕在北洋。」獲13個博士學位,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文化,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辜氏令我最感興趣是其學習經歷及言論,「先習西學,後習中學,然後抨棄西學,弘揚中學」的觀點,由於他本身身份及學習經過譬為特殊,以致使他的觀點更富爭議性及啟發性。何以先習西學

試論重新定義後的政治學定義與民主


試論重新定義後的政治學定義與民主


孫中山以醫救國、魯迅以文救國、我則以政治救國

在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已有讀了政治學半年的時光,回想起從開頭只是為了理想而進入這個系,到現在是義無反顧的追隨著這條道路為學術、為實踐自己心中理想的政治而努力學習,我覺得是自豪的!最終的目標還是回到香港讀政治,搞政治。

最初給我強大讀政治學的動力是在2008年上映的日本電視劇–CHANGE,劇中的木村拓哉飾演一位小學老師因為家族的關係從而踏上他一無所知的從政之路,從不認識政治的他如何憑著自己的良心而實踐他理想中的政治而成被稱為有良心首相之稱的日本總理,及後利用自己的政治魅力及毅力改變有濃厚官僚色彩的政府及各黨的關係。連真實日本政府發言人都戲稱劇中的木村如果真的做首相,自己都會投票給他,民望一定超過80%。

對我來說,這套劇是勵志的,劇中木村所做的所有事,正是我理想中政府所應做的事。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正好是這套劇的總結。另外,亦看出現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影子,我想CHANGE這套劇名除了是認同奧巴馬所帶來的政治改革的希望,同時亦諷刺現時太過官僚化的日本政府,而寄予政府與人民改革的心,亦適用現時香港情況。

第二原因,為了實行理想中的政治,我必須要熟知各種政治理論、制度中的利與弊、所涉及的各種因素。目標遠大,達不到願景的制度相信很容易辦到,亦不需要深厚的學術知識,為使能夠提出一個合乎現實情況,既是理想又能付諸實行的制度。我想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努力學習政治學,從學習當中不停修正自己的固有觀念,而達到理論與實際並重的政治學家,供同樣希望有所變革的政治人才或想從政的自己,一起攜手努力改變香港社會,改變香港政府!

從《西洋鏡》看文化(文明)的衝突


從《西洋鏡》看文化(文明)的衝突

鄒建浩


西洋鏡》這部電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引子以闡述中西文化的衝突,帶出近代歷史在世界上兩大主流思想的變遷。從最初的抗拒、認知、抨棄、接受、同化,到後來以兩種文化各自理解後的觀點融合後再各自表述同一事物的思想變化。是我們後代人值得深思和探討!我們應以他們第一代人接觸新文化(西方思想)上的衝激,幾代人的努力理解到現今,向他們衷心的致敬。是他們努力不暇的應對和理解中西文化的矛盾,而成就了今天的我們。這部片不是唯一,亦不會是最後一部講述文明的衝突,到了今天亦不會停下來。(The is not the one and will not be the last .)劇中主角只是大時代下在中國某一個時空裡其中一個面對文明的壓逼的角色吧了,還有千萬中國人所要面對相同的困境,西方人亦不會例外。

愛因斯坦的預言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圍城 - 文學性小說報告


圍城

文學性小說報告

鄒建浩

導讀

其實一開始老師要我們選一本文學性小說作報告的時候,我的腦海突然一片空白,原本想了很多的小說都變得毫無頭緒,究竟要西洋文學還是中國文學?西洋的我看多了,我對我自己說,今次應該選一本中國的文學性小說,因為從我的學習歷程中,原來發現我從來都沒有認真看過一本現代的中國文學性小說。我不看是因為我不敢看,中國的文學小說比西洋文學小說的易讀性比較難,感覺較高深,即使行文流暢,在用字上比較專注長話短說,整篇的佈局來得嚴肅(如魯迅的《吶喊》、老舍的《駱駝祥子》),令我不敢仰視。我需要克服這個困難。

第二誘因,亦是我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我留意到這本書最重要所說你話:「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去」這句話所觸動。這句話到底書裡面想說甚麼、作者到底想藉著這本書或這句話想說甚麼;到底和我想的會不會有出入?希望看完這本書後可以得到答案。

衍生出另一個理由,我選《圍城》原本是想借用書裏一句著名的話:「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去」而抒發我對現今世界的看法,或批評、或感嘆。

這一部作品其實譬給我極大的震撼,完全癲覆我對現代中國文學固有的觀感,像魯迅那些文章極俱嚴肅,讀起有強大的心理壓力,讓人有一種透不過氣的感覺、文章結構札實、行文簡潔有力的感覺。

這一本,完全給人相反的感覺,令人另眼相看。初遇《圍城》,光看書名以為是一本很沉重、黑暗、淒美(像金庸的《連城訣》)的故事,萬萬想不到竟然是一本生動可愛的愛情故事,完全沒有舊式現代小說的典雅

讀過幾頁,文筆生動逼真,整篇文章跳脫活潑,完全沒有古老的感覺,反之像香港70年代的純樸和優雅的社會風格。從沒有想過是那個年代可以寫出來。

甚麼是民主?


甚麼是民主?

香港有很多人都想爭取民主,但又有多少人知道甚麼是民主呢?現在很多人都因為支持而支持,誰又知道真正的民主價值在那,又忽略民主的壞處。知道民主的歷史、條件及好處,是現在當務知急,只有弄懂甚麼是民主,我們才能義正嚴詞的去支持或進行反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理由去說服他人,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道聽途說,跟著別人隨便亂說摸著鼻子走。在此我想說,民主並不是普世價價。

民主的標淮有很多,就如對政治下一個定義一樣,多如繁星。理想的民主和現實的民主,大家都是民主,那究竟怎樣才能達到民主呢?根據Robert A. Dahl的《論民主》一書中,我們必定要找一些標準出來,要不然只會漫無目的般進行討論。要達到民主,他相信只少有5項標準。

有效的參與:在政策被社團實施之前,所有的成員應當擁有同等的、有效的機會,以使其他成員知道他對於政策的看法。

投票的平等:當每個人就政策做最終決定的時,每個成員都應當有同等的、有效的投票的機會,而且,所有的票數應當同等地計算及有效。

充份的知情: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所有成員都有同等的、有效的機會來了解各種備選的政策及可能的結果。

對議程的最終控制:唯有成員可以決定議程如何進行及處理那些內容。從這個角度看,前三項標準所需要的民主過程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只要人們願意,社團的各項政策隨時按照他們的要求進行修改。

成年人的公民資格:前四項標準,背後都隱含了公民權利的觀點,而第五項正是要求,全體成年常住居民或至少大多數成年常住居民,應當充份享有這些公民的權利。

甚麼是政治?


甚麼是政治?

很多人把政治當作哲學,誤以為政治是一種高深莫測、難以捉摸,本著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心態看待,其實這是對政治或政治學相當大的錯覺,恰好相反,政治是一門你與我最常接觸、最稀鬆平常、最平易近人的藝術!

政治在學術上的定義起碼有300多個定義,其中有幾個大方向:

政治是政府的藝術:意指政府的藝術,亦即透過集體決策的制定和執行,對社會實施控制。這可能是政治學最傳統的定義。

政治是公共事務:主要是區別出「政治」與「非政治」之間的不同,簡單一點即是區別出公共領域及私人領域。公共領域包括所有國家的政府的機關;私人領域包括企業、家庭等

政治是妥協與共識:這是與決策方式有關。即政治被視作為解決衝突的特定方式,亦即藉由妥協、折衝與談判,而不是透過武力或赤裸裸的權力鬥爭。這意味著政治被描繪成「達成可能解決途徑的藝術」

政治是權力與資源的分配:這可說是既廣泛且激進。此定義並非將政治侷限於某一特殊的領域(如政府、國家或「公共」領域),這個觀點反而認為政治見於所有社會中,而且是自有人類以來就已存在的事實。從最廣泛的角度來看,政治是涉及社會運作的過程中,有關資源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就實質而言,政治就是權力:有能力透過任何手段以達成預期的結果。

如果從我對政治下一個定義,範圍將會更廣。

從廣義上:只要多於一個人以上,與誰對話、說甚麼、用何種語氣,已經可以構成政治。
從狹義上:只要是研究政府與社會的關係,都是政治。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知道,其實政治是與大家息息相關,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難明,相反是處於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事物,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的,平常心的,學政治,懂政治!

擲地無聲


擲地無聲

今次小弟第一次寫專欄,如有錯漏,還望多多包函,不吝指正。

小弟想寫一個專欄叫–擲地無聲。為何要改這個名字,相信是各位讀者會好奇的!小弟本身在大學讀的專業是政治學系,本來想寫時事評論,但因為還想寫一些稀奇古怪,貼近生活的瑣事,加上喜愛批評時政,但我所說的又不是大眾理解及想聽的意見,做成有口難言,心想,除了寫時政,又可以寫大家習以為常,卻不為意的事物,干脆轉寫專欄與大家一起討論。

其一,當然是想分享我對社會的見解,卻有不為大眾所接受,雖句句鏗鏘,字字有理,但就是擲地無聲。

其二,是現今的社會上,存在太多形形色色的言論,添加不同的意思在其中,使人們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其根本性的主體,慢慢被各種糖衣毒藥所包裝覆蓋,使原來的面貌嚴重地扭曲,希望在此改正各位的觀點。

其三,很多人不停道聽途說,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如民主,我們知道需要民主,知道民主帶來的好處,卻不知其壞處跟好處同樣帶來同等的破壞力及為甚麼要民主?

其四,我把此專欄當作一個小小的影評,希望可以與你共鳴!介紹大眾及冷門的電影,與你們分享我的心聲及睇法。

其五,希望學黃子華及林海峰般做棟篤笑,發掘一些習以為常,存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偏偏屢屢在做,卻不明其義,也不知為何要這樣做的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