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從《西洋鏡》看文化(文明)的衝突


從《西洋鏡》看文化(文明)的衝突

鄒建浩


西洋鏡》這部電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引子以闡述中西文化的衝突,帶出近代歷史在世界上兩大主流思想的變遷。從最初的抗拒、認知、抨棄、接受、同化,到後來以兩種文化各自理解後的觀點融合後再各自表述同一事物的思想變化。是我們後代人值得深思和探討!我們應以他們第一代人接觸新文化(西方思想)上的衝激,幾代人的努力理解到現今,向他們衷心的致敬。是他們努力不暇的應對和理解中西文化的矛盾,而成就了今天的我們。這部片不是唯一,亦不會是最後一部講述文明的衝突,到了今天亦不會停下來。(The is not the one and will not be the last .)劇中主角只是大時代下在中國某一個時空裡其中一個面對文明的壓逼的角色吧了,還有千萬中國人所要面對相同的困境,西方人亦不會例外。

中西文化最重要就是價值觀的不同:

    背景裡的老闆、京劇泰斗、主角的父親以及前期的主角-劉京倫都代表著傳統的中國思想–儒家文化,而劇中的英國人代表著新的西方文化。容我在這裡解釋,文中所指的英國人-雷門‧沃利斯,是廣義的定義自法國《文化大革命》後受文藝復興洗禮後的西方人,泛指英國、法國、德國等的人。

中:傳統的中國思想即是儒家思想所重視的是「禮」及對社會有用的事。所衍生出對政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輩份制度;經濟:士、農、工、商的重視度,強調「禮」與「和」。例:禮記所述:禮不張,則綱紀敗壞;「和」與「禮」的結合成了君子的原型,君子的重點在於守禮,壓逼內心從而控制外部行為,除了堅守道德,亦要顧己及人。
   
傳統中國人長久地受著儒家文化的薰陶下與強大的社會道德拑制使他們所著重的第一件事就是這件事合不合乎禮。

西:自文藝復興所重視的人文精神,包括自由、民主和科學
婚姻:中國人順從盲婚啞嫁,西方:自由戀愛

社會:傳統的中國社會,由於長久以來都是帝權國家加以農立國,社會追求的是穩定與服從衍生出社會需求穩定,不想改變的制度;相反西方社會自從文化大革命推翻貴族、否定君權神授的政權後,崇尚自由、平等及對科學化的追求後,建立出一個新的西方思想價值,產生出民主制度的工業化國家,提倡要求革新、重視科學、主張平等的新人文主義。

    從現代人看前歷史,你不能說他們是蠢蛋,他們真的沒有接觸過,現在很多司空見慣或正常不過的事,在當時是帶給人極大的震憾,震撼程度前所未見,在思想的激盪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激,如《鹿鼎記》後期的韋小寶從羅剎國回來,並把途中所遇見的「怪事」告訴其中一個將領說:「羅剎國的女人們,都喜歡不穿衣服,到處與男人們親嘴。」將領暗想:「這小孩子亂說八道,最愛瞎扯,天下那有女子不知廉恥,幹這種事。」可以見得對不明世界的文化還是以固有的文化看,但這亦是無可避免的。

文化的迷思
    國學大師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前言說過一句話:「某一制度的存在和創立而臻向成熟,在當時必有種種人事需要,逐漸在醞釀,必有種種用意,來創立此制度,這時,在當時也未必盡為人所知,則更少人知道;單憑異代人主觀的意見和懸空的推論,決不能恰切符合該項制度在當時實際的需要和真確的用意。任何一制度,決不會絕對有利而無弊,也不會絕對有弊而無利。所謂得失,即根據其實際利弊而判定。而所謂利弊,則指其在當時所發生的實際影響而覺出。」
這段說話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說明任何的歷史環境,我們不能用現代人和現代的觀點評論歷史的利弊,每種制度的存在自必有它的原因,要設法代入當時歷史的人文因素與社會環境,以免跌入歷史的盲點。而後代人單憑後代人自己所處的環境和需要來批評歷史上已往的各項制度,那只能說是一種時代意見。時代意見並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們不該單憑時代意見來抹殺已往的歷史意見。以這種態度看待歷史,自然可以較客觀、全面與冷靜地得出分析,至不會那麼執。
中國人以當時的見識,真的沒有能力理解自己不熟識的文化及心理準備去應對,從來人因陌生而恐懼,這就是人性。劉京倫以那種說不上完整句子的單字溝通已說得很好,何況根本沒有人會想過學另一種語言。從電影開始學英文、自製留聲機已暗示,他對於外國世界的好奇心與響往,到中期與雷門一起拍一些生活相關片段,後來拍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京倫努力地向著夢想奮鬥,除了為著理想,另一是嘗試改變自己的階級,與名伶女兒門當戶對結婚。這兩件在他心裡承受著巨大的矛盾1.要不聽從父親所選定的妻子,聽從老闆的指示,安份守己,但代價就是不能和心儀女生共偕連理  2.要不就是奮不顧身埋首自己的理想,挑戰固有傳統,逼使自己改變階級,方能成功,當然最後事實是成功的。但未嘗試過,就連成功的機會也不會有

另一事件是京倫帶雷門看戲,兩人互換衣服看似簡單不過,但著實要摒棄很多心理障礙;中國人喜歡看戲說好以表讚賞,以行動表示。初看的雷門自然不知戲中故事究竟加上語言不通及不知規矩自然喝倒彩。

我是一位曾留學過澳洲與台灣的香港人,世界隨時代的變遷,《世界是平的》書中亦說過文化衝突隨時間、資訊增加、現代化及網絡普及,打破地域彊界,使地域流動性增加,形成世界是平的,彼此加深了解,文化衝突將會減少,多了一份體諒,即使原有的文化本質並沒有變,還是多了一份胸襟接受新事物,並不像以前一樣見到新事物會覺得奇特、抗拒,這是我觀察到的現象及結果。而西方人帶來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和「賽先生」(指「科學」Science)到中國,是一套湛新的思維衝擊著儒家文化與帝制。(見另文《建黨偉業》觀後感作進一步探討)

附錄

近來最受台灣人歡迎電影《賽德克‧巴萊》,亦是文明衝突一例。結局與中國可謂完全相反,最後幾乎滅族,這種我稱為文明的悲哀。

論拍攝,魏導演因他採用史詩式敘事拍攝而拍得平淡而壯觀,無論選角或劇本上的處理都非常好,上下集亦是水準之作,其他對此電影的評論已有足夠的分析,我不必再從寫兼學識淺薄,甚麼鼓舞人心等一律不作多談,亦未能深論,這不是我要探討的主題。唯一不滿是下集最後對莫那·魯道的處理,從頭到尾他都以民族的英雄及領導姿態出現,但最後的處理竟然是莫那·魯道收拾完族人的後事,獨自一人走進被認為是彩虹橋的森林,然後鏡頭一轉就是約干年後有一賽得克族的小孩發現莫那·魯道的遺體。這種處理我並不很滿意,使莫那·魯道對自己文化在此片並沒有一致性,倒不如走進森林很聽到槍聲,但畫面只拍著森林,接回賽得克小孩那段,這我就認為完美。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本身獨有的文化,站在文化保育角度:理應予以保存,在現今實有太多文化(世界性)因自己是小數而不見了,但難道他們的族人沒有過這個問題,我想不然,因為現代化的科技和觀念真的著實實在地方便了他們的生活,例耕作不用像以前般辛苦、新的房屋材料能有更高的安全性以居住、世界是知識型經濟模式,沒有或不接受現代化的知識難以與己國的國民競爭,使面臨淘汰的矛盾;站在侵略者的角度:他們為自己的利益而侵略,覺得自己與他族相比有高度文明而侵略亦是應有的思想(在這我並不支持侵略行為,只是表達他們的角度而已)。而當時的日本軍國時代,又有如德國納粹的希特拉的思想,肯定自身國民價值,去破壞非己族的人與文化。當時日本面臨內憂外患1: 自然環境: 地震、火山、土地少 2: 人民多,使有這種意識產生。

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應當尊重,並且嘗試理解並建立互信。歷史本來沒有對與錯之分,賦予它對與錯是文化價值及道德。多代入當時的歷史背景,而非以現代人的觀點看,使歷史的尺度更廣寬,更容易有不同角度的討論。

有時我會在想,何不取長補短,非要擇一不何!有時我會這樣想,或許這就是人性!太過理性就失去了人性的美感!
後記
我寫這一篇文章的目的,固然是對看完《西洋鏡》有感而發,然後抒發己見,另一原因是,有感於現代的年輕人對於政治、對於歷史的意見譬為單一、偏激、偏見、缺乏獨立批判思考能力,常常人云亦云,只聽人家說好就好、人家說壞就壞,但當問及支持和反對的原因時,往往只答不知道或喜歡就是,沒有原因,完全沒有支持點,理據站不住腳,為反對而反對。當然對於同輩或不太熟悉的朋友面前可以合格過關或聽完就算,不會去深究。但當給一些有經驗的人或老師深敲,就原型畢露。另一方面,年輕人看事件太過簡單、太過表面,不懂得看深層意義,由是讀政治學這一科更為甚,政治人物往往會把有政治含義的句子隱藏起來,如果猜度不對,必會損害自身利益,因為政治是文化其中一部份,從來都不會是單一涉及,而是一連串、一系列,連繫著經濟、社會、文化、法律等事,例李廣田的《花潮》一文全是描述海棠花的美態,何以實際出來是表示為香港的經濟繁榮祝福,這就是深層意義了!讀政治、讀歷史、讀任何一科亦如是,應暫時放開一切成見,暫且聽聽他的理由何在,再執著也不遲,或許可能改變到固有的價值觀。學會多角度思考,嘗試以當權者的角度體驗他們的難處、嘗試以市民的角度體會他們的苦況、傾聽不同人對同一事件的觀點、或以不同學術角度分析等等…加深對事件的深度與客觀性。

要學可難可易,看要去到那一種程度,最正常的方法當然是看有質素的報紙或電視節目,由是社評,不過要選一個有質素的作者亦是一大學問,但從選擇中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更可以從中不斷確立自己的價值觀。相信年輕人會覺得這很花時間兼沉悶沒趣,另一方法為看喜劇或棟篤笑(stand-up comedy),這都是反映社會事實的結果用輕鬆、平易的手法作反思。

政治其實很平易近人,並不是高深莫測、只能遠觀不可近看的學科!政治其實很生活化,我與你都息息相關,例如我跟誰談話、談甚麼、用甚麼方法已構成政治。以我理解對政治的廣義定義為: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

這次對我是亦難得的機會,給我小試牛刀。除了題材合適、自己有興趣嘗試用另一角度探討,最重要是一直以來,我很少有機會可以如此暢所欲言抒發己見,起初以為胸有成竹,可以很快寫好文章,但愈寫愈發覺迷惘,愈覺得不知應寫甚麼進去,後來在寫的過程中,從新發現我所想表達的主題後,才現露曙光。雖然還是力有不逮、力不從心、又出現離題的困局加上自知學識淺薄、文筆不通,但還是堅持地完成,還望多多包涵,希望為日後打好基礎。這是我第一篇寫了接近4000字的文章,在我的學習生涯中從未有過,寫完後發覺寫書、做學術研究、寫報紙的人都很利害,何以文句暢通、言中有物,還可以寫那麼多的字。
最後我想在這感激中國近代史老師湯瑞弘教授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題材予我發揮及指導,感謝我的父母弟弟歷來對我的支持與體諒,最後亦都感謝香港教育制度的訓練,令我明白基礎知識和甚麼是表面意及深層意義,令我對文章有新的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