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狗的駁詰》


《狗的駁詰》

我夢見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條狗在背後叫起來了。
我傲慢地回顧,叱吒說:呔!住口!你這勢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還接著說,不敢,愧不如人呢。
甚麼!?我氣憤了,覺得這是一個極端的侮辱。
我慚愧:我終於還不知道分別銅和銀;還不知道分別布和綢;還不知道分別官和民;還不知道分別主和奴;還不知道……”
我逃走了。
且慢!我們再談談……”他在後面大聲挽留。
我一徑逃走,盡力地走,直到逃出夢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這一篇《狗的駁詰》是我看過魯迅眾多文章中最喜歡的。如果沒有記錯,這篇第一次看過應是我在小學五年級閱讀理解考試的題目,當年的考題還集了些魯迅關於狗的文章在裡面。我喜歡它,不是因為文章短少,而是因為這文章甚具玩味,所運用的幽默諷刺令我會心微笑。

《狗的駁詰》收錄於《野火集》中,全篇還是一貫的奉行魯迅以文教國的理想,主要以諷刺當時他在中國的所見並思索如何令到中國文化得以改良如西方世界的美國與英國般致使中國再度復興,掀起中國長久以來的弊病,學習西方文化以變得更強勢。但這裡我所指的西方文化並不是以縱軸從希臘到現在來看的西方文化,而是自文藝復興或工業革命為開始的西方文明。我想魯迅並沒有深入的研究過西方歷史,而只是看到西方當時自工業革命的船堅砲利及資本主義所塑造的良好社會,卻看不見西方精神文明與資本主義所結合的醜陋人性。我想這是魯迅力有不逮的盲點。

《建黨偉業》觀後感


《建黨偉業》觀後感

前兩項以及胡適等人已有不少學者或歷史學家進行深入、激烈的辯論其優劣利弊,暫在這亦不必多作探討。這裡我想探討的為被人忽視及不為人知的辜鴻銘先生,專稱他為先生因為他很多觀點與我相類似。辜氏在北京大學任教,梳著小辮走進課堂,學生們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聞聽此言,狂傲的北大學生一片靜默。(至今這句話仍為我聽得津津樂道)由於他的言論在當時評為另類,至今亦如是,我不得不為他作個背景簡介,才顯出「清末怪傑」的謬論。
辜鴻銘(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翻譯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著作甚鉅;並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產生了重大影響的說法。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自稱「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在東洋,仕在北洋。」獲13個博士學位,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文化,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辜氏令我最感興趣是其學習經歷及言論,「先習西學,後習中學,然後抨棄西學,弘揚中學」的觀點,由於他本身身份及學習經過譬為特殊,以致使他的觀點更富爭議性及啟發性。何以先習西學

試論重新定義後的政治學定義與民主


試論重新定義後的政治學定義與民主


孫中山以醫救國、魯迅以文救國、我則以政治救國

在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已有讀了政治學半年的時光,回想起從開頭只是為了理想而進入這個系,到現在是義無反顧的追隨著這條道路為學術、為實踐自己心中理想的政治而努力學習,我覺得是自豪的!最終的目標還是回到香港讀政治,搞政治。

最初給我強大讀政治學的動力是在2008年上映的日本電視劇–CHANGE,劇中的木村拓哉飾演一位小學老師因為家族的關係從而踏上他一無所知的從政之路,從不認識政治的他如何憑著自己的良心而實踐他理想中的政治而成被稱為有良心首相之稱的日本總理,及後利用自己的政治魅力及毅力改變有濃厚官僚色彩的政府及各黨的關係。連真實日本政府發言人都戲稱劇中的木村如果真的做首相,自己都會投票給他,民望一定超過80%。

對我來說,這套劇是勵志的,劇中木村所做的所有事,正是我理想中政府所應做的事。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正好是這套劇的總結。另外,亦看出現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影子,我想CHANGE這套劇名除了是認同奧巴馬所帶來的政治改革的希望,同時亦諷刺現時太過官僚化的日本政府,而寄予政府與人民改革的心,亦適用現時香港情況。

第二原因,為了實行理想中的政治,我必須要熟知各種政治理論、制度中的利與弊、所涉及的各種因素。目標遠大,達不到願景的制度相信很容易辦到,亦不需要深厚的學術知識,為使能夠提出一個合乎現實情況,既是理想又能付諸實行的制度。我想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努力學習政治學,從學習當中不停修正自己的固有觀念,而達到理論與實際並重的政治學家,供同樣希望有所變革的政治人才或想從政的自己,一起攜手努力改變香港社會,改變香港政府!

從《西洋鏡》看文化(文明)的衝突


從《西洋鏡》看文化(文明)的衝突

鄒建浩


西洋鏡》這部電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引子以闡述中西文化的衝突,帶出近代歷史在世界上兩大主流思想的變遷。從最初的抗拒、認知、抨棄、接受、同化,到後來以兩種文化各自理解後的觀點融合後再各自表述同一事物的思想變化。是我們後代人值得深思和探討!我們應以他們第一代人接觸新文化(西方思想)上的衝激,幾代人的努力理解到現今,向他們衷心的致敬。是他們努力不暇的應對和理解中西文化的矛盾,而成就了今天的我們。這部片不是唯一,亦不會是最後一部講述文明的衝突,到了今天亦不會停下來。(The is not the one and will not be the last .)劇中主角只是大時代下在中國某一個時空裡其中一個面對文明的壓逼的角色吧了,還有千萬中國人所要面對相同的困境,西方人亦不會例外。

愛因斯坦的預言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圍城 - 文學性小說報告


圍城

文學性小說報告

鄒建浩

導讀

其實一開始老師要我們選一本文學性小說作報告的時候,我的腦海突然一片空白,原本想了很多的小說都變得毫無頭緒,究竟要西洋文學還是中國文學?西洋的我看多了,我對我自己說,今次應該選一本中國的文學性小說,因為從我的學習歷程中,原來發現我從來都沒有認真看過一本現代的中國文學性小說。我不看是因為我不敢看,中國的文學小說比西洋文學小說的易讀性比較難,感覺較高深,即使行文流暢,在用字上比較專注長話短說,整篇的佈局來得嚴肅(如魯迅的《吶喊》、老舍的《駱駝祥子》),令我不敢仰視。我需要克服這個困難。

第二誘因,亦是我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我留意到這本書最重要所說你話:「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去」這句話所觸動。這句話到底書裡面想說甚麼、作者到底想藉著這本書或這句話想說甚麼;到底和我想的會不會有出入?希望看完這本書後可以得到答案。

衍生出另一個理由,我選《圍城》原本是想借用書裏一句著名的話:「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去」而抒發我對現今世界的看法,或批評、或感嘆。

這一部作品其實譬給我極大的震撼,完全癲覆我對現代中國文學固有的觀感,像魯迅那些文章極俱嚴肅,讀起有強大的心理壓力,讓人有一種透不過氣的感覺、文章結構札實、行文簡潔有力的感覺。

這一本,完全給人相反的感覺,令人另眼相看。初遇《圍城》,光看書名以為是一本很沉重、黑暗、淒美(像金庸的《連城訣》)的故事,萬萬想不到竟然是一本生動可愛的愛情故事,完全沒有舊式現代小說的典雅

讀過幾頁,文筆生動逼真,整篇文章跳脫活潑,完全沒有古老的感覺,反之像香港70年代的純樸和優雅的社會風格。從沒有想過是那個年代可以寫出來。

甚麼是民主?


甚麼是民主?

香港有很多人都想爭取民主,但又有多少人知道甚麼是民主呢?現在很多人都因為支持而支持,誰又知道真正的民主價值在那,又忽略民主的壞處。知道民主的歷史、條件及好處,是現在當務知急,只有弄懂甚麼是民主,我們才能義正嚴詞的去支持或進行反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理由去說服他人,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道聽途說,跟著別人隨便亂說摸著鼻子走。在此我想說,民主並不是普世價價。

民主的標淮有很多,就如對政治下一個定義一樣,多如繁星。理想的民主和現實的民主,大家都是民主,那究竟怎樣才能達到民主呢?根據Robert A. Dahl的《論民主》一書中,我們必定要找一些標準出來,要不然只會漫無目的般進行討論。要達到民主,他相信只少有5項標準。

有效的參與:在政策被社團實施之前,所有的成員應當擁有同等的、有效的機會,以使其他成員知道他對於政策的看法。

投票的平等:當每個人就政策做最終決定的時,每個成員都應當有同等的、有效的投票的機會,而且,所有的票數應當同等地計算及有效。

充份的知情: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所有成員都有同等的、有效的機會來了解各種備選的政策及可能的結果。

對議程的最終控制:唯有成員可以決定議程如何進行及處理那些內容。從這個角度看,前三項標準所需要的民主過程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只要人們願意,社團的各項政策隨時按照他們的要求進行修改。

成年人的公民資格:前四項標準,背後都隱含了公民權利的觀點,而第五項正是要求,全體成年常住居民或至少大多數成年常住居民,應當充份享有這些公民的權利。

甚麼是政治?


甚麼是政治?

很多人把政治當作哲學,誤以為政治是一種高深莫測、難以捉摸,本著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心態看待,其實這是對政治或政治學相當大的錯覺,恰好相反,政治是一門你與我最常接觸、最稀鬆平常、最平易近人的藝術!

政治在學術上的定義起碼有300多個定義,其中有幾個大方向:

政治是政府的藝術:意指政府的藝術,亦即透過集體決策的制定和執行,對社會實施控制。這可能是政治學最傳統的定義。

政治是公共事務:主要是區別出「政治」與「非政治」之間的不同,簡單一點即是區別出公共領域及私人領域。公共領域包括所有國家的政府的機關;私人領域包括企業、家庭等

政治是妥協與共識:這是與決策方式有關。即政治被視作為解決衝突的特定方式,亦即藉由妥協、折衝與談判,而不是透過武力或赤裸裸的權力鬥爭。這意味著政治被描繪成「達成可能解決途徑的藝術」

政治是權力與資源的分配:這可說是既廣泛且激進。此定義並非將政治侷限於某一特殊的領域(如政府、國家或「公共」領域),這個觀點反而認為政治見於所有社會中,而且是自有人類以來就已存在的事實。從最廣泛的角度來看,政治是涉及社會運作的過程中,有關資源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就實質而言,政治就是權力:有能力透過任何手段以達成預期的結果。

如果從我對政治下一個定義,範圍將會更廣。

從廣義上:只要多於一個人以上,與誰對話、說甚麼、用何種語氣,已經可以構成政治。
從狹義上:只要是研究政府與社會的關係,都是政治。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知道,其實政治是與大家息息相關,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難明,相反是處於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事物,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的,平常心的,學政治,懂政治!

擲地無聲


擲地無聲

今次小弟第一次寫專欄,如有錯漏,還望多多包函,不吝指正。

小弟想寫一個專欄叫–擲地無聲。為何要改這個名字,相信是各位讀者會好奇的!小弟本身在大學讀的專業是政治學系,本來想寫時事評論,但因為還想寫一些稀奇古怪,貼近生活的瑣事,加上喜愛批評時政,但我所說的又不是大眾理解及想聽的意見,做成有口難言,心想,除了寫時政,又可以寫大家習以為常,卻不為意的事物,干脆轉寫專欄與大家一起討論。

其一,當然是想分享我對社會的見解,卻有不為大眾所接受,雖句句鏗鏘,字字有理,但就是擲地無聲。

其二,是現今的社會上,存在太多形形色色的言論,添加不同的意思在其中,使人們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其根本性的主體,慢慢被各種糖衣毒藥所包裝覆蓋,使原來的面貌嚴重地扭曲,希望在此改正各位的觀點。

其三,很多人不停道聽途說,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如民主,我們知道需要民主,知道民主帶來的好處,卻不知其壞處跟好處同樣帶來同等的破壞力及為甚麼要民主?

其四,我把此專欄當作一個小小的影評,希望可以與你共鳴!介紹大眾及冷門的電影,與你們分享我的心聲及睇法。

其五,希望學黃子華及林海峰般做棟篤笑,發掘一些習以為常,存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偏偏屢屢在做,卻不明其義,也不知為何要這樣做的小事情。